龔書章老師的那堂課


以下圖片勻為網路資料




書章老師講到了伏見稻荷神社的鳥居



(雖然我沒去過啦>"<~~只好借用網路的照片來寫感想~~~好想去~好想去~好想去Orz~~~)



每個國家的信仰不盡相同,在臺灣,一般對神明有所求,所求具現後,大都都會心懷感激想報答饋贈神明,大都以捐柱子、石獅、壁畫、壁雕等....如果有到彰化鹿港到訪的話~去看看天后宮信徒所捐的石獅~~哇







稻荷神社的鳥居,也是一樣,從山下排到了山上,剛開始的鳥居沒那麼密集,而且鳥居大小比例也只是差不多而已,讓人感覺到有點淩亂對吧~~



當鳥居愈來愈多時,就愈插愈密,此時就會變愈來愈美~
為什麼會覺得美呢??





量多到一個數時,就有了"數"大變美的意境,且柱腳也都漆成了黑色,有了它視覺焦點的一致性,陽光在晨間漫步,不經意帶起了鳥居間光影灑落,產生了光與影的覺醒,當時間上的推移,光與影這兩位精靈開始了肆意的奔跑,狐狸也從林間漫步而出,整個鳥居遂道充滿了生命氣息。

是不是已經跟我一樣,很想去看看了呢......
(大口呼吸中~~可惡~想去>"<)



在歸程時,見到了所有捐贈人捐贈日期與商社名稱,在亂中有了新的秩序,另一份美感尤然而生!!


當然書章老師,又拿了一個例子出來,講述鳥居延伸出的另一個設計,同樣是在日本,只是地點在某一個車站。
日本農舞台車站

一出車站,見到的是整排的籬芭,每一根籬芭,漆成了各種彩度高的顏色,每根籬芭寫了村裏每家每戶成員的名字,在上頭還有一個擴音器,每個村民都預先錄製了一段~歐海悠~
親切的問候聲,讓每個到站旅客,心中都響起了和善樂章。




期間還有提到了大溪茶行,等到我去感受過後再跟各位,說說我對於書章老師所講與現場參觀過後的感受~~
問我這次上課是不是得到了很多.......
你說呢??

接下來,我想記錄的是德光老師的那堂課






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期望你的豉勵與提醒